领导艺术
如何修炼领导乐观力?
2012-08-28 22:24  点击:2382
     失败时品味阳光,你会得到信念;成功时品味阳光,你会得到激励;迷茫时品味阳光,你会得到启示;奋斗时品味阳光,你会得到力量……著作为企业领导,真正体会过阳光的真谛之后,你会发现它不仅是阳光,还是笑容背后的拼搏,成功背后的酸辛。

    1.工作是创造力的表现

    其实,每一项工作都可以成为一种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活动。一个运动员完美无缺的动作,从创造的角度来看,可以与《十四行诗》那样的作品相媲美,并且可以让观众或读者获得同样的精神享受;一位教师上一节好的课,不逊色于编排一出精彩的戏剧。

    2.把工作看成艺术创作

    马丁·路德·金曾说过,如果你是一名清洁工,也要像米开朗琪罗绘画、贝多芬谱曲、莎士比亚写诗那样的心情对待自己的工作,这样,你就会从中发现很大的乐趣。在现实中,假如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工作当成艺术创作,把自己单调、枯燥的打字看成是在钢琴前创作新的圆舞曲,那么他们的工作会成为一幅艺术杰作。

    3.把工作看成是自我满足

    心理学家发现,人们为了自我满足而从事一项活动是一种乐趣。如果是强制性地从事一项活动,就未必是愉快的。作为企业领导,你可以因为自己刚刚做了一个事关企业前途的大决策,或者出色地完成了一个难度较大的项目而高兴,满足于自己目前的工作成就会成为你开展下一轮工作的热情与动力,同时你的工作也会因此而充满乐趣。

    阳光的人用心态决定成败,消极的人用成败决定心态。阳光的人用心态驾驭命运,消极的人被命运驾驭心态。狄更斯曾说:“一个人的阳光心态,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。”有阳光领导者,就有阳光团队。一个团队,有阳光般的生机活力,才会不断成长。一个领导者,有阳光般的影响力,才会成就卓越!

    一个人的心态往往决定其干事与处事的状态,领导干部尤其如此。实践反复证明,作为手中握有各种各样权力的领导干部,心态不好必出问题。一些领导干部腐化堕落,往往始自心态变坏。因此,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阳光心态。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、知足、感恩、达观的心智模式。

    保持阳光心态,是信念的基点、力量的源泉、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、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。领导干部要保有阳光心态,保持“五心”是关键。保持平常心。保持谨慎心。保持宽容心。保持谦恭心。保持感恩心。

    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,但看一二。凡人之事多烦人,但求一个随遇而安。这不是说面对困苦纷扰,买醉消愁、得过且过,而是说应当抱持一种豁达开朗、处变不惊的态度。作为企业领导,凭海澜风、气定神闲,这方才是人生达致广度(阅历)、高度(视角)、深度(思想)时拥有的境界,所谓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,也不外如此。请先看三个故事——

    一次,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中失窃,被偷去很多东西,他的一位朋友得知后,马上写信安慰他。罗斯福给朋友回信说:。谢谢您来信安慰我,我现在很平静,感谢上帝,因为:第一,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,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;第二,贼偷去我部分东西,而不是全部;第三,最值得庆幸的是,做贼的是他,而不是我。”这些理由使他心情平静,表现了他豁达的性格。 乞丐的故事:曾经,有一位乞丐在路边坐了三十多年。一天,一位陌生人经过。这位乞丐机械地举起他的旧棒球帽,喃喃地说:“给点儿吧。”陌生人:“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你。”然后他问:“你坐着的是什么?”乞丐回答说:“什么都没有,只是一个旧箱子而已,自从我有记忆以来,我就一直坐在它上面。”陌生人问:“你曾经打开过箱子吗?”“没有。”乞丐说:“有什么用?里面什么都没有。”陌生人坚持:“打开箱子看一看。”乞丐这才试着打开箱子。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,乞丐充满了惊奇与狂喜:箱子里装满了金子。

    从前,有两个秀才一起进京赶考,在路上看到了一口棺材。一个秀才说:“可真够倒霉的,赶考的路上竟然会碰到棺材,看来这次考试我是没希望了!”另一个秀才说:“棺材,棺材,是升官发财之意。看来我的运气来了,这次我一定能高中状元!”他们的心态不同,所以当他们答题的时候,他们的努力程度也就不一样。结果正如他们对自己的预测,第一个秀才名落孙山,第二个秀才则高中状元。之后。他们都对自己认识的人说:“那口棺材可真是灵验啊!”心态影响人的能力,能力影响人的命运。换句话说,如果你的心态很阳光,那么你的生活也会一片光辉、灿烂!

    心理学家米切尔·霍德斯说:“其实,我们周边的环境从本质上说是中性的,是我们给它们加上了或积极或消极的价值,问题的关键是你倾向选择哪一种?”生活中不能无限制地任凭情绪反应发展,“压抑”也不是最好的方法,尽管对于情绪作用要有适当的控制。许多人在心情不愉快时,会使自己陷入一种含有敌意的自暴自弃当中,实际上,如果能转换一个角度,客观地评价和对待你所面临的问题,结果就会有所不同。

    谭小芳老师发现——随着领导者社会地位的提升与财富的增加,生活的满意感却在不断下降。我们经常感到拥有的越来越多,但是快乐越来越少;沟通的方式越来越多,但是深入地交流越来越少;认识的人越来越多,但是真诚的朋友越来越少。原因何在?是我们的心态出了问题。

    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修身养性,内圣外王。庄子的“举世誉之而不加劝,举世非之而不加沮。定乎内外之分,辩乎荣辱之境,斯已矣”。体现了人的豁达与智慧;范仲淹说: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,把自己的荣辱得失看得很淡,把人生的价值放到“庙堂”和“忧民”的大背景下,是一种忘我的平和;诸葛亮主张的“宁静以致远,淡泊以明志”,是一种内心的宁静,是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。

    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,人心浮躁的时代,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,心中有定力,让志向不受外界的干扰,才会从喧嚣中获得宁静,才能活得充实、轻松,才能做到不诱于誉,不恐于诽,宠辱不惊,泰然处之。最后,谭小芳老师建议我们的领导者:改变态度、享受生活、活在当下、学会感恩、向下比较、适当弯曲、制造幸福……能够做到这些,就能每天拥有阳光心态,体验到属于自己的快乐。

发表评论
0评